她們就是臥龍區文化館老年模特隊成員。
由於穿著旗袍,身體活動受到限製——張曼玉拍《花樣年華》時,“說話聲線、手指活動、坐立姿勢都跟往日大有不同”。此外,衣服還緊得令她動彈不得。
更促使她進一步理解蘇麗珍為何會壓抑自己的感情:一個受傳統思想影響,內斂保守的女人,自然無法衝破束縛去追求真愛。這也成了《花樣年華》走向愛情悲劇的原因之一。一直以來,旗袍都被視為最能展現東方女性儀態及氣質的服飾。
蘇麗珍的旗袍,更是將女人的婀娜多姿、山水韻律襯托得恰到好處。這也是為什麽,當“微風玉露傾,挪步暗生香”夾雜在比煙花寂寞的人生中,它才會尤為動人。
服裝,不僅可以輔助觀眾理解銀幕人物的情緒、性格。
而且,它還是展露影片文化背景最有利的工具。第三站:清永陵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,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,是努爾哈赤遠祖,曾祖,祖父,父親,伯父,叔父的陵園。
始建於1598年(明萬曆二十六年)。1634年(後金天聰八年)稱興京陵,清順治十六年(1659年)尊為永陵。
永陵是清朝關外三陵之首,雖然最小,輩分卻最高。康熙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,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製。
(作者:洪湖外圍)